
- 本栏最新文章
- 阿里巴巴回应马云股票质押: 07-06
- 纸包装、纸容器等产品隐患大 10-22
-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11-12
- 辟谣!事关社保!这些说法都 07-07
- 方继孝:25个故事讲述“我的 07-24
- 初中生被怂恿休学搞“电竞” 11-20
- 如果不放心可以到医院做个检 05-08
- 一路向西看见最真实的新疆: 09-06
- 易基非银ETF联接A : 易方达 10-25

- 本栏推荐文章
- 今晨有雾!上海规范大数据“ 11-29
- 上海:留住百姓喜欢的“烟火 11-29
- 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揭秘英国 11-28
- 上海久光中心开业首日实探报 11-28
- 曝光!海南8家公司假冒中央 11-28
- 许家印又出手!变卖12亿股恒 11-28
- 快讯 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 11-27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 11-27
- 涉及超5500亿规模基金!指数 11-27
- 2021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 11-27
- 公共英语三级和大学英语四级 11-26
- 真相完美收官 品质佳作实现 11-26
- 毛伟明: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 11-26
- 湖南知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靠 11-26
- 山西老人158年三次转世 前世 11-25
上海:留住百姓喜欢的“烟火气”
在上海市中心寸土寸金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简称“衡复风貌区”),鳞次栉比的小洋房、老建筑中间嵌着一个方形的“小口袋”。这片宽约18米、深约40米的空地,被夹在密密匝匝的建筑当中。
这个“小口袋”的“开口处”是上海知名的洋房小马路永嘉路,“口袋”的另外3侧则紧挨着衡复风貌区的保护建筑。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这里会出现各种居民的身影:有年轻人在这里遛狗,有老人在这里打太极拳、锻炼身体,还有路人买一杯咖啡在此小憩……
今年10月,在2021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颁奖典礼上,“永嘉路口袋广场”获得了社会与文化建筑类金奖第一名以及社会责任奖特别奖。“这个场所,是我迄今为止设计的建筑中,被使用得最好的一个。”口袋广场设计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庄慎介绍,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街头建筑,之所以能在200多件建筑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与永嘉路市井生活浑然一体”。
这里,还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永嘉路口袋广场的附近有中科院上海分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年轻人众多。
永嘉路492号的一处4层老建筑曾是“小梁薄板”房,街道将其中的2层至4层打造成青年公寓,推出36间精装修房源,专门租给青年科研人才。街道还给这里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嘉园。嘉园的一层,是以“公共客厅”理念打造的对外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内设共享厨房、咖啡厅、烘焙间、健身房、客厅等设施,由街道委托一家公租房公司进行日常运营管理。
一栋小小的老建筑,精准击中了青年人才租房“难、远、贵”的痛点,形成了“楼上休息好眠,楼下活动连连”的最优配置布局。楼下的活动是天平街道根据青年需求调研结果设计的,包括插花、美妆、急救知识讲座等,香港六合年全年资料,颇受嘉园租户及周边单位青年职工的欢迎。
专门为一座城市保留、保护“烟火气”,这一做法打动了很多人。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处口袋广场原本是两栋老旧建筑。街道从街区风貌提升和旧区改造的角度考量,决定将这两栋属于旧区改造部分的老楼拆除,拆除后的空间作为市中心稀缺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可以辐射服务周边三四个居民区的数千户家庭”。
记者注意到,“小口袋”的设计颇具上海匠心,“装”起市民的需求。设计师在广场侧面预留了一个设计新颖的辅助房,以供政府部门未来作为管理空间使用。同时,引入一家公益咖啡店“口袋咖啡”,实现一举三得——市民可以方便地购买饮品,咖啡店店长还可对广场进行一些维护,两者一起为这方“口袋”带来上海人喜欢的“烟火气”。
街道还会定期在这里组织邻里市集和广场活动,比如“断舍离”爱心义卖、手工扎染编织体验、历史风貌写生等,场场爆满。
“居所不在高广,有人则灵。住在嘉园,庭有树,出有车,遇事找管家,还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热心公益的阿姨,真是邻里一家亲!”这是一名嘉园租户对这里的评价。
记者了解到,天平街道部分地块的改造仍在进行中,未来一些小体量的区域会充分考虑社区需求,服务于居民、社区单位、游客,让附近居民近距离享受到“有烟火气的”公共服务。
除口袋广场、嘉园外,天平街道还将乌鲁木齐南路66号的3幢楼改造为“邻里汇”,如今在这里,附近居民、单位员工不仅能搞活动,还能在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享受美食。此外,1924年建成的黑石公寓及其周边经维修后,向市民敞开大门,打造出融时尚生活和音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园区——黑石M+社区,成为沪上青年的网红打卡地。
据悉,近年来徐汇区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创设“邻里汇”社区生活服务体系,累计建成20个街镇邻里汇,实现306个居民区全覆盖。下阶段,该区将进一步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做优“邻里汇”升级版,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上海市中心寸土寸金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简称“衡复风貌区”),鳞次栉比的小洋房、老建筑中间嵌着一个方形的“小口袋”。这片宽约18米、深约40米的空地,被夹在密密匝匝的建筑当中。
这个“小口袋”的“开口处”是上海知名的洋房小马路永嘉路,“口袋”的另外3侧则紧挨着衡复风貌区的保护建筑。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这里会出现各种居民的身影:有年轻人在这里遛狗,有老人在这里打太极拳、锻炼身体,还有路人买一杯咖啡在此小憩……
今年10月,在2021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颁奖典礼上,“永嘉路口袋广场”获得了社会与文化建筑类金奖第一名以及社会责任奖特别奖。“这个场所,是我迄今为止设计的建筑中,被使用得最好的一个。”口袋广场设计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庄慎介绍,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街头建筑,之所以能在200多件建筑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与永嘉路市井生活浑然一体”。
这里,还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永嘉路口袋广场的附近有中科院上海分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年轻人众多。
永嘉路492号的一处4层老建筑曾是“小梁薄板”房,街道将其中的2层至4层打造成青年公寓,推出36间精装修房源,专门租给青年科研人才。街道还给这里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嘉园。嘉园的一层,是以“公共客厅”理念打造的对外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内设共享厨房、咖啡厅、烘焙间、健身房、客厅等设施,由街道委托一家公租房公司进行日常运营管理。
一栋小小的老建筑,精准击中了青年人才租房“难、远、贵”的痛点,形成了“楼上休息好眠,楼下活动连连”的最优配置布局。楼下的活动是天平街道根据青年需求调研结果设计的,包括插花、美妆、急救知识讲座等,颇受嘉园租户及周边单位青年职工的欢迎。
专门为一座城市保留、保护“烟火气”,这一做法打动了很多人。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处口袋广场原本是两栋老旧建筑。街道从街区风貌提升和旧区改造的角度考量,决定将这两栋属于旧区改造部分的老楼拆除,拆除后的空间作为市中心稀缺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可以辐射服务周边三四个居民区的数千户家庭”。
记者注意到,“小口袋”的设计颇具上海匠心,“装”起市民的需求。设计师在广场侧面预留了一个设计新颖的辅助房,以供政府部门未来作为管理空间使用。同时,引入一家公益咖啡店“口袋咖啡”,实现一举三得——市民可以方便地购买饮品,咖啡店店长还可对广场进行一些维护,两者一起为这方“口袋”带来上海人喜欢的“烟火气”。
街道还会定期在这里组织邻里市集和广场活动,比如“断舍离”爱心义卖、手工扎染编织体验、历史风貌写生等,场场爆满。
“居所不在高广,有人则灵。住在嘉园,庭有树,出有车,遇事找管家,还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热心公益的阿姨,真是邻里一家亲!”这是一名嘉园租户对这里的评价。
记者了解到,天平街道部分地块的改造仍在进行中,未来一些小体量的区域会充分考虑社区需求,服务于居民、社区单位、游客,让附近居民近距离享受到“有烟火气的”公共服务。
除口袋广场、嘉园外,天平街道还将乌鲁木齐南路66号的3幢楼改造为“邻里汇”,如今在这里,附近居民、单位员工不仅能搞活动,还能在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享受美食。此外,1924年建成的黑石公寓及其周边经维修后,向市民敞开大门,打造出融时尚生活和音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园区——黑石M+社区,成为沪上青年的网红打卡地。
据悉,近年来徐汇区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创设“邻里汇”社区生活服务体系,累计建成20个街镇邻里汇,实现306个居民区全覆盖。下阶段,该区将进一步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做优“邻里汇”升级版,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